春泥小说网

第37章 减租换种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春泥小说网】地址:www.ticktalks.net

吴老汉知道,现在的稻米亩产也才300多斤,如果真是按照府衙说的,亩产能达到千斤,当然是件大好事。

但是要收取两成收入的种子肥料钱,就有大问题了。

因为古代农人耕种土地,这土地的性质多种多样。

农人在府衙登记过的自己的耕地,如同里正吴老汉家就有30亩耕地,自己家里有土地的,基本在当地算得上是富农,但富农占农人的比例不到百分之十。

绝大多数的农人,是没有自己耕地的佃户贫农。

而绝大多数的耕地掌握在王室、勋贵、世家豪族和地主豪绅手中。

佃户租种他们的耕地,是需要交七成的耕地租金费的,剩余三成还得向官府交一成农税,余下二成才是农人的收益,按一户细户租种15亩地算,一年两季到手的粮食才1800斤。

而这个年代的农户,拖儿带母的,一家四五口人都算少的,算下来一家人的收益,连温饱都难以维持,如果再遇到天灾人祸,收成不行的年份,那就得饿肚子了。

按府衙的要求,再交二成种子化肥钱,那农人岂不是白忙活,就算产量提高,但也到不了农人手中,谁干这种赔本的事。

这个时代的百姓,对种粮食的风险看得比命还重要。

吴老汉把他担忧的情况给二位官差说了一下。

当然,吴老汉由于是自己的土地,三个儿子已成家,一大家子十七八口人,如果能让亩产达到一千斤,一成的农税不用交,只交二成种子肥料钱,剩余的,那直接让收成比往年翻了三翻多,再加上府衙担保,换种的事吴老汉家是愿意干的。

随后,吴老汉陪着二位官差去各村宣讲换种的事,得到的结果跟吴老汉反应的一样,农人的积极性根本不高。

很快,派往各地的官差都把情况汇报到了洪户堂茅十八的手中。

首里城曾经的知府衙门,如今是洪顺堂的办公地点,但大门上仍然悬挂的是知府衙门的牌匾。

茅十八在衙门大堂里走来走去的,看着一众部司头领发脾气。

他对治安司头目石老二说道:“三天了,门主连个音信都没有,你们治安司三百多个衙役,都是吃干饭的吗?找个人都找不到。”

茅十八是对韦晓宝拍了心口子保证的,坚决把稻谷换种和化肥推广下去,但现在遇到难题了,不知道该怎么办了!

请示韦门主,但韦晓宝和双儿几天前,美其名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沙漠改造系统 酸糖 天使之心 开局被系统嫌弃,连狗都不如 我从未来穿回来后努力装A 丞相大人养妻日常 重生,摄政王的太后娘娘